会长出红烛的橡皮树

草木有情

惜珍

橡皮树的嫩芽颜色鲜红,状似一根细长的蜡烛,恰似万绿丛中一枝红。

年少时看过一篇散文《囚绿记》,是作家陆蠡写的,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陆蠡因为喜欢窗外的常春藤,便把它抽出的两根绿意盎然的枝条牵进书房囚系住,使之悬垂在书桌前。本是因为喜爱,但没想到囚入案头的常春藤很快褪去了青葱的绿色,叶色逐渐变黄,枝条日渐细瘦。后来,当作家离开寓所去往别处时,解开绳子,把瘦黄的枝叶放到窗外原先的位置上,祈盼它恢复繁茂苍绿。这篇小时候读的文章我印象极其深刻,成了我栽培花草的原则,那就是不论种什么,绝不把它们囚在室内。之前因住的是高层,只有内阳台,便请人搭了几个花架子,伸出内阳台外,作为花花草草的居所。但毕竟不方便,也不安全。那时,我经常会做梦,梦到我家楼上有个大天台,我把所有的花草都放到上面,让它们经受阳光雨露,醒来难免惆怅。所幸这个梦在年变成了现实,新换的房子带有大露台,足可以让我的花花草草们安居了。

我露台上的花草伴侣中有一盆橡皮树,因其树皮为橡皮色而得名。它原产印度、马来西亚等地,故又名印度橡皮树。喜欢它独具一格的形态,但却很不喜欢这名字,橡皮的质感粗糙,无法产生美的联想,但叫惯了也就默认了。橡皮树是常绿乔木,主干有气根,枝叶纷披四散,潇洒飘逸。它的叶柄粗壮,叶子三五成群,长椭圆形的叶片宽大肥厚而绮丽,革质光亮,叶子顶端微尖,皮层中有胶状乳汁。一株橡皮树每一个节点四周都有三四个小叶子。叶片初绽时为鲜绿色,长大后变成偏暗的墨绿色,看上去很沉稳,有复古的味道。在客厅摆放一盆高大的橡皮树,是很有热带风情的,所以大多数人都喜欢把橡皮树放在室内养植。但我还是把它放在露台上,只是在冬天来临时才把它搬进室内,一到春分,就又迫不及待地放回露台,生怕它错过了春天明媚的阳光和贵如油的春雨。

来自热带的橡皮树生性喜光喜热,从初春到深秋叶子会不断地从枝间抽出,从嫩绿到深绿、墨绿,叶背部则呈橙色和浅棕色,阳光下显得色彩斑斓。我最爱看橡皮树的顶芽绽放,嫩芽外面紧紧包裹着一层绿色苞衣,苞衣脱落会露出颜色鲜红状似一根细长蜡烛的嫩芽,恰似万绿丛中一枝红,娇艳明媚。今年夏天热得有点离奇,露台上除了沙漠玫瑰和太阳花,植物大都无精打采,唯有南面露台上一株1米余高的橡皮树却神气至极,越长越是欢畅。因疫情疏于外出的我天天看着橡皮树叶间一支支宛若红烛的嫩芽鲜活傲娇地矗立在叶间,就会想起闻一多先生的诗篇《红烛》。全诗以红烛贯穿,“红烛啊!”三字一唱三叹,首句以“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起始,末句以“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尾。这首浪漫唯美的诗篇是我年少时曾反复诵读过的,诗中红烛的形象深入心扉。如今种植橡皮树竟然意外见到了活的“红烛”,便生出几分欢喜来,每天起床后就会跑到露台上看看又长出了几支新的红烛。如今已是秋凉,红烛依旧在不断地抽出,并渐渐舒展出嫩绿的叶子。唯一的烦恼是它长得太快了,我的这盆橡皮树养了近三年,刚来时只是小小的一盆,如今枝叶不断舒展张扬,不动声色间就占据了露台好大一片地盘。每年冬天搬进室内,天暖搬出去又是个体力活,为此我不敢用漂亮的瓷花盆或是紫砂花盆,只能把它栽在塑料盆里,这样搬起来可以轻一点啊。

橡皮树因其含蓄而有张力,被人们称之为稳重的化身、信任的代言、诚实的象征,寓意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景。而我,却更爱它生长期间绽放的宛若红烛的嫩芽,这活着的红烛没有红烛燃尽的伤感,却让我领略了生命生生不息的喜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pishua.com/xshy/11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