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403/8811247.html
明天周六,不限行。
天气概述
处暑后,天地万物从春夏的生机盎然逐渐转向萧瑟秋凉。当然,这两天京城还是晴晒主打,昨天南郊观象台最高温32.5℃,比较炎热。但让人愉悦的是,这炎热里已丝丝漫开了几许秋爽气息。
受高空偏北气流影响,今天继续维持晴朗的好天气。明天(周六)白天,北京将继续以晴天为主,不过周六夜间至周日,受偏南暖湿气流及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本市将经历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同时气温也会下降。受其影响,最高气温将出现大幅下降,预计本周日最高气温将只有23℃,凉意十足。周末出行需注意适时增添衣服,随身携带雨具。
周末了,惬意~
具体预报今夜晴间多云,北风三四级转二级,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北转南风二三间四级;气温18到29℃。明天夜间到后天有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适逢周末,请合理安排出行,避开积水路段,尽量避免去山区、河道等危险地带,防范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周日气温下降明显,适当添衣。
未来预报26日夜间:多云转阴有阵雨;偏南风2、3级;平原地区最低气温19℃,山区最低气温15~18℃。
27日白天:阴有阵雨;偏南风2、3级;平原地区最高气温23℃,山区最高气温20~23℃。
27日夜间:阴,东南部地区有小雨;南转北2级左右;平原地区最低气温17℃,山区最低气温13~15℃。
空气质量明天白天北京地区地面为高压控制,扩散条件好,夜间受低层偏南风影响,湿度逐渐增大,扩散条件有所转差,综合来看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为2~3级。大部分地区空气清新。
全国天气新闻“天鸽”刚刚过去,今年第14号台风“帕卡”已生成!24日下午菲律宾东部洋面有热带低压生成,并将于27日在广东中部到海南东部一带沿海登陆,其影响区域将与“天鸽”重合。
处暑须谨记七个注意事项处暑节气到来,这意味我们逐渐要告别酷暑难耐的夏天。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处暑养生工作?下面我们来与你分享处暑养生七大原则,健康过处暑。
一、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二、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当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三、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秋季养生小常识提示说,“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四、注意胃部保暖
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的就是贮存体内阳气。
五、可坚持冷水浴习惯
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如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一直坚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时应循序渐进,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由短到长。
六、多开窗少开空调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秋季养生注意事项中指出,秋季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室内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
七、护理好脐部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养生先养脚的道理,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
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士穿露脐装,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而呕吐,如果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部位,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严重的还可出现闭经、不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