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台姚鄂梅外婆要来了节选

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内文摘录

她忍不住去想象那个消失的男人,说不定是谋划好的,说不定还是女人的主意,医院里,一般来说,医院不会见死不救。但如果不是这样呢?如果女人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医院里,她会怎么想?当然,她现在除了疼,除了一秒一秒地忍受,什么想法都不会有。

外婆要来了

□姚鄂梅

孕妇是两个人送来的,一个穿肮脏牛仔裤的小伙子,一个面无表情的老年女人。他们都很安静,彼此间不说话,也无眼神交流,松松散散地沉默着。孕妇不高,一米六左右,从脸上皮肤可以看出来,相当年轻。她不像一般孕妇,行动时总喜欢扶着肚子,相反,她垂着两手,满不在乎地敞着扣不拢的衣襟。比起肚子,她更关照她的头发,不时把掉下来的头发撩到耳朵后面去。

因为病房紧张,他们被安排在走廊。没有产妇包,没有行李,只有一只印满小熊的帆布双肩包,包带子一直挽在孕妇手里。

床刚一铺好,小伙子就抬腿躺了上去,闭上眼睛。孕妇和老女人依旧沉浸在各自的沉默里。

整条走廊都收拾完了,纤尘不染,锃光瓦亮。进卫生间冲洗拖把之前,李南再次打量这新来的一家,在没有生病却需要住院的欢乐的妇产科,他们身上的沉默与矜持,冷淡与警惕,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她猜不透那小伙子是老女人的儿子还是女婿,他不说话,也没什么动作,不能给她任何猜测的缝隙。

她最后清洗一遍,甩干,推着大排拖走向孕妇一家的区域。

孕妇见她过来,立即走向一边,为李南腾出空地。老女人不仅没走,反而坐到床上,双脚高高提起,为了保持平衡,她双手反过去,刚一碰到小伙子的腿,立即火烫般缩了回来。李南因此判断,这小伙子应该不是她的儿子。

李南偷瞟一眼孕妇,人家住进来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床位,有前呼后拥的陪侍,好几双手恭候于三十厘米开外,随时处于施救的状态,她倒好,一张临时的加床还被这一老一小抢占得结结实实,偏偏她还丝毫没有不满的意思。

几分钟后,护士一阵风走过来。人呢?话音未落,已站在床前,冲小伙子喊道,是你生还是谁生?

小伙子提着身体绕过护士,站到墙边,孕妇赶紧过来,小声说,是我。

护士把液体挂到点滴架上,回头对孕妇说,还知道是你啊!你血压有点高知道吗,交费单呢?

两个女人躲着护士的眼睛,小伙子揉着鼻尖,含混地说,正在交。

护士愣了一秒,收回正要拆封的针头,麻利地取下输液包,“交费单来了叫我一声”,说着,端起托盘头也不回往护士办公室走去。

李南从工具间出来时,小伙子不见了,大约处理交费单的事去了。孕妇侧卧在床,面朝墙壁,老女人背向她坐在床边,看自己交叠起来的双脚。

李南去了四楼,四楼有十四个房间,一间一间收拾下来,差不多要一个半钟头。下来一看,走廊那个地方只剩孕妇一个人了,低头坐在床沿,肚子几乎搁在大腿上。护士站在她旁边,拿着输液工具的手背在背后,生怕有人会趁她不备抢走一样。她们似乎刚刚结束了一场对话。

李南看看窗外,天暗下来了,一些人拎着饭盒和水果,穿过正对大门的甬道,急匆匆往里走。家属们开始给即将晚餐的孕妇送营养品来了。

护士又像前几次一样匆匆走开。片刻,护士长来了,孕妇不像以前那么客气,见到穿白大褂的就起身,她低头坐着不动,护士长跟她说话,她也只是把头微微抬起,眼皮仍然垂着。李南想拎上拖把作掩护,过去听听她们在说什么,当她看到其他孕妇和家属发现猎物一般缓缓围过去时,毅然打消了这个念头。她大概能猜出来发生了什么事。她在这里做了四年清洁工,她看得太多了,发生在妇产科的事,跑不脱就那几种类型。

医院的餐车推过来了,每个人都有份,是中午就订好的,菜单印在一张纸上,早上勾选中午的菜品,中午勾选晚上的菜品。整整一层楼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强有力地盖过了来苏水。坐在椅子上的孕妇依旧垂着眼皮,不为所动。她已然成为某种中心,每个人都不忘抓住一切机会瞟她一眼,还有些人索性端着饭盒走过去,站在离她一两米远的地方,一边大力咀嚼,一边盯着她看,生怕漏掉她每一次的呼吸。

李南把自己那份工作餐送到微波炉里,加热过后,端去给孕妇。

孕妇不理她,就像旁边根本没这个人,没有这盒饭。

不要饿着孩子。李南说。

孕妇轻轻地、干脆地摆了一下头。

生出来就好了,不管怎样都会生出来的。

孕妇又摆了一下头。

你不吃孩子还要吃呢。李南打开饭盒,强行拿起孕妇一只手,把饭盒塞到她手上。孕妇接下了。

抬起眼睛飞快地说出谢谢两个字时,李南才看清孕妇的长相,她有一对湿润的圆眼睛,一个肉肉的圆鼻头,一副绷住小虎牙的嘴唇,总之是一副好人家女孩儿的模样。

李南略站了一会,想说什么,又觉得没必要,如果明天那一老一小还不出现的话,她敢保证就是她见识过的那一类故事。

那些围观的人,他们在这里待上一个星期,大惊小怪地生下自己的孩子,欢天喜地抱着出院,以后一定会逢人就讲住院期间碰上的这个不说话没饭吃住在走廊里的尴尬的孕妇吧,人生中的匆匆一瞥,会让他们平淡的一生变得丰富起来吧,毕竟他们难得遇上一个跟他们不太一样的人。在李南这里就不一样了,从她第一眼看到那三个沉默的身影起,一种他乡遇旧友的心情便油然而生。

医院的花房,花工老鲍是她好朋友,好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她错过了食堂开饭,或是哪天不想吃食堂的饭了,就径直来到花房,像在自己家里一样,熟门熟路地给自己煮一碗快餐面。老鲍这里总是有快餐面。至于花房里的花就更别说了,她要是看上什么花,招呼都不用打,拎起就走,花快被她养死了,也是直接拎过来交给老鲍,老鲍也是神了,过不了几天保证让它起死回生。

这天的快餐面是她最喜欢的老坛酸菜。老鲍蹲在一边抽烟,她站着煮面。

似乎又来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她跟他讲起那个睡在走廊里的孕妇。

我知道。

你知道?怎么知道的?

就在一个院子里,我怎么会不知道。

她还是觉得奇怪,如果他跟那家人是在一个院子里,那她跟那家人就是在一间房子里,她都错过了好多细节,他又怎么敢说知道?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觉得那个孕妇正面临困境。

如果真是那样,外婆应该帮得上她。老鲍补充道,就像当年帮你那样。

说起外婆,我真的不用去面谢外婆吗?

老鲍摁灭烟头,站起来说,不必,她帮的是孩子,又不是大人。

你是见过外婆的吧?

当然,气质很好的一个老太太,医院的厕所里,后来被一个好心的医生收养了。

李南停下筷子,眼神散散地飘开。

这一走神,就再也吃不下去了,她放下碗筷说,没有上次的好吃。

瞎说!跟上次是一批的。你心神不定,啥都不好吃。老鲍站起来,他要去温室干活了,他今晚要忙着给橡皮树分盆。

李南提出过来给他帮忙,他回头望了她一眼,难道你不应该守在三楼吗?

三楼就是有走廊孕妇的那一层。

李南租住的小屋地处莫愁路尾端,医院就在莫愁路首端,上班近,房间也不错,虽然房租偏贵,但它同时具备一个优点,因为是新区,遇见熟人的概率小,李南果断地长租下来。

受老鲍影响,她也爱养花,尤其喜爱多肉植物,当她第一次在老鲍那里看到那些刚刚长出来的肉肉的小叶片时,心中蓦地一动,它们像极了小孩嫩得不敢触摸的手指。除了多肉植物,她也喜欢那些开得蓬勃的草本鲜花,家里所有的平面上,都摆着大大小小的花盆,花打扮了她的家,掩饰了她的贫寒。但老鲍知道鲜花下面的真相,劝她,人都养不活,就别养这么多花了。她不听,照样一盆一盆往家里搬。老鲍曾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勾引过她。她下了班去花房,想要一株水仙,外带那个带彩绘的玻璃花盆。老鲍看看外面,月亮像个提前上班的寂寞的家伙,清清冷冷地上岗了。他说,咱俩是最适合搞搞花前月下的,怎么样,有兴趣吗?她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的神色,两眼直勾勾地盯着他。如果你是个女的,说不定我会有兴趣。老鲍哈哈一笑,在她肩上重重一拍,手顺势滑下去,快到胸部时,抬了起来,很自然地收了回去。

李南就喜欢老鲍这点,有什么想法就直说,行就行,不行就当没说,两人以前哪样,以后还哪样。她把这种状态的友谊称之为顺手,这么顺手的男人,她是不舍得把他变成床上人的。在她看来,男女之间,有上床之日,必有下床之日,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下不了床,或是下床下得不够友好的,不是冤家就是大麻烦。如果把老鲍变成那样的人,那她就连个说话逗趣的人都没有了。

她把几盆要开花的多肉从窗台上端进来,摆在小桌子上,用湿抹布仔细擦拭每一个叶片。如果那个孕妇有自己的病床,她就可以给她带一盆过去,省得像展品一样供在那里,一双眼睛无处安放。可惜,走廊里不能放置任何私人物品。

十有八九是未婚先孕,现在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几乎已经没有人会把第一个怀上的孩子生下来,所以妇产科的医生总是喊累,人一累,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放松下来,趴下来,低下来,这大概也是妇产科医护人员普遍比较有亲和力的原因吧。尤其对李南这样的后勤人员,完全是自家人的态度,李南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一些亲切的小吩咐。小李,有空的时候帮我买点饺子馅,叫老鲍给我剁一下。小李,我有两件大衣在干洗店里,抽空帮我取来吧。小李,这有一张杏花楼的点心票,送给你。至于老鲍,被吩咐的次数就更多了,家里但凡有点粗活重活,都叫老鲍。老鲍,我电瓶车坏了。老鲍,我家下水道有点堵。连李南有时也会转嫁一点任务给他。

老鲍总是很容易取得女性的信任和友谊,这并非说他有点娘娘腔,他身高一米七几,方脸粗颈,胡茬浓密,看上去很男人,只是很瘦,风干了似的瘦。新鲜肥肉容易让人恶心起腻,而咸干肉不仅不腻,反而有股子看得到的奇香。老鲍就是这种咸干肉,整个妇产科都在把这块咸干肉当作最得力最贴心的男仆。

李南洗好澡,正要接着洗衣服,电话响了,是老鲍。

你在哪里磨蹭呀?人家动静已经很大了。

李南扔下衣服就往外跑。以她的经验来看,那个孕妇今天晚上肯定会生,因为她的肚子下沉得厉害,都快沉到裆里去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她以为至少要到下半夜。

孕妇围着自己的小床,起起伏伏,像一头困在泥坑里爬不起来的笨拙的大象。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谁也不出声,默默观看这个孤独的、没有任何陪护、正在生产的女人。

终于有个护士在她旁边停留了大约半分钟,仅凭肉眼在一米开外的观察,下了结论:估计还得两三个小时。

李南拎着水桶去了楼上。她忍不住去想象那个消失的男人,说不定是谋划好的,说不定还是女人的主意,医院里,一般来说,医院不会见死不救。但如果不是这样呢?如果女人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医院里,她会怎么想?当然,她现在除了疼,除了一秒一秒地忍受,什么想法都不会有。

做完楼上两层卫生,拿着工具回来时,孕妇半跪在地上,手攀床沿,有气无力地哼唧。李南只觉得身上阵阵发紧,这个姿势她很熟悉。孕妇暂时不会感觉到膝盖的疼痛,因为她根本意识不到膝盖的存在,等她生出来后,她才会醒悟过来,她的膝盖几乎可以作废了。

产室那边在叫李南,她明白,又有医疗垃圾了,这是她最不喜欢的一项工作,所谓医疗垃圾,就是堕胎下来的婴儿身体碎片,以及引产下来的身体完整的死婴,她尽量不往那只桶里看,但有时实在做不到,桶是有盖子的,她必须揭开盖子,才能收拢垃圾袋。

这是她接受这份工作之初所没有料想到的,她只知道这里像个婴儿工厂,一批批新鲜的婴儿从产房推出来,一批批大肚子女人再推进去,她没想到,婴儿也像工业产品一样,有残次品,有滞销品,而且不可回收,只能销毁。

处理完医疗垃圾回来,只见家属们围成一团,议论纷纷。再一看,跪在地上的孕妇不见了,看来,她不在的时间里,发生过某种不寻常。

居然大大方方把一个孕妇扔在这里跑了!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

那是你太天真了,他们一来,我就觉得不对劲,像临时拼凑在一起的,一家人怎么会是他们这个样子?

这还只是个开头呢,将来怎么过啊?

为了弄清情况,李南决定把这个病区的卫生做一遍。孕妇们个个一脸沉痛,余悸未消,家属格外激动,彼此虽不认识,但一点都不妨碍他们自由讨论。

就带了两千块,根本生不下来。顺产也要五千多呢,我们已经预交了六千。

这家的孕妇打断了她,妈你不要说了,你又不知道人家的情况,说不定人家能拿两千已经尽全力了。

这么穷干吗生小孩?

哎哎!不要多话了好吧?你能有多少见识?你的活动半径才多大?十公里有没有?坐下!给我削个苹果。

家属听话地拿出苹果,迅速改变了立场,早知道我把苹果给她两个也好啊,进来之后就没见她吃过水果。

李南大致掌握了事情的脉络。就在刚才,孕妇的羊水都流到地上来了,医生问她家属在哪,她说去交费了,医生派人去找,派了两批人,又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找到那个交费交了一天的家属。医生怕出事,只好把她先弄进去。

要是我,孩子生下来不给他,让他家绝户!

不给他?她去当单亲妈妈?她有没有这个能力?单亲家庭对孩子又有什么好处?

李南觉得已经不用再听下去了,她在这里工作了四年,相当于从地上爬到了天花板上,时刻都在看,什么都看在眼里,什么都明白,要是给她机会她都可以给病人扎针了。她甚至在这里看到了商机,这里的医生每天都会收到鲜花和糖果、水果之类,她们吃不完,就一兜一兜地给她,她不吃,全拿到小店去卖。桌上的鲜花也是,一到晚上,她就把它们全都收集起来,拿到鲜花店去,花店再卖给病人家属,她经常会碰到头天晚上拿去卖掉的花束,第二天还要拿出去再卖一次。她也熟知那些病人的心理,他们实在太高兴了,他们不在乎鲜花贵不贵、水果贵不贵、手术费贵不贵,他们积攒了很久,金钱、运气、心情,为的就是来这里放一个大炮仗,噼噼啪啪放完,带着战利品,醺然而归。也有不那么顺利的,就像鞭炮受潮,或者干脆就是个哑炮。从小孩子们就被教导,远离哑炮,很可能它只是迟钝一点,爆炸还在酝酿过程当中,若你想凑过去一探究竟,很可能会把你炸出个满脸麻子来。

但李南偏偏喜欢哑炮,哑炮令她心酸,搅起悲伤的涟漪,一个成天手拿拖把和抹布的人,还指望什么惊奇和欣喜?能被一些事物搅起心酸且悲伤的感觉来,这一天已经是个很不平凡的日子了。

她看了一眼渐渐安静的走廊,回到工具房,坐在拖把和扫帚抹布之间,打开手机,给老鲍发出一条信息:她进去了。

老鲍回了她一个表情。

为了不再离开这个区域,她给自己找了个消毒工具的活,一件一件,不慌不忙,轻拿轻放,尽量不弄出噪音。她不想再错过这个孕妇的任何事。

现在,她已经从孕妇变成产妇了。

是两个护工把她推过来的,她平平地摊在担架上,只有眼珠子能缓缓移动,旁边两个壮实的女人不像护工,倒像刚刚行完刑的刽子手,推着这个被她们整得几乎散了架的女人,走出行刑房。

李南慢慢跟过去,她看到产妇的头发全是湿的,一条条,一绺绺,汗味阵阵朝她飘过来。

两个护工对看一眼,一起使劲,嗖的一声,产妇被猛地从担架上抬起,放到床上。任务完成,护工们推着移动担架走了。

李南忍了又忍,没去为她整理床铺。以前她也这么干过一次,同样是个无人照料的产妇,脾气却大得吓人,李南刚一出手,那人就大叫:别用你洗马桶的手碰我的床单!她不会再做那样的蠢事了。

直到中午,床边仍然没有出现任何家属,产妇像地铁里的流浪汉一样,一动不动躺在那里。没见到孩子,也许在婴儿室,也许在温箱。

医生和护士来过一次,齐齐围在产妇床前,不像在问诊,倒像在审问,因为她们并未出手,只是直直地站着,一脸严肃地说着什么。

李南问一个熟悉些的护士,家属没来?嫌是女娃?

护士哼了一声,人家生的是儿子。

李南端着饭盒去了花房。老鲍正蹲在那里伺弄几株海棠,见李南走过来,老远就直勾勾地望着她。

居然是个儿子。

老鲍点头,这孩子命好啊,也是他妈有脑子,竟敢硬着头皮到这里来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勇敢的妈。

李南突然问他,你不想要个孩子吗?长大了给你买酒喝。

她故意没提他老婆,其实她也不知道老鲍有没有老婆,反正她见到的老鲍,一直都是一个人。

老鲍一笑,我怎么养孩子?要啥没啥,还不把孩子养成仇人?现在这个社会,你还没看清楚吗?没点实力,真不敢养孩子。

你把对花的心思,分一半出来给孩子就足够的了。

行了,吃完了就快点回去,外婆就要来了。

李南惊喜地回头,我终于可以见到外婆啦?

外婆年纪大了,不可能随叫随到,我猜她多半会派个人过来。

对了,她跟外婆又不认识,怎么……

如果她问你,外婆真的要来了吗?你就说,要来了。以后的事你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像对暗号一样。有必要这么神秘吗?

当然要保密,如果是你想抱养个孩子,你会嚷得全世界都知道吗?有些人还故意消失一段时间,故意装几天大肚子呢,就是想弄得跟自己生的一样。

从花房回来一看,走廊里的产妇居然在喂奶!孩子回来了!她还以为孩子至少要到明天才能见到妈妈呢。这个奶可不是随便就能喂的,有些人一旦喂了奶,心里就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全都可以推翻,全都可以不认账。不过,既然已经开始喂了,倒不如让她尽可能地多喂几次。

路过产妇身边时,产妇突然向李南做了个手势,低声问她,外婆真的要来了吗?

李南愣了一下,仓皇答道,要来了。

对视了一两秒钟后,产妇突然用另一种语调说,姐,你能不能去帮我买点吃的?我饿得心里发慌。

李南忙不迭地答应下来,扔下工具就往楼下跑。她去买了一份馄饨,一袋面包,一盒牛奶,一袋饼干,医院门口的小商店里只有这些吃的东西,远一点的地方肯定还有更多,但她怕产妇等不及,她知道这个时候的饿,最好能立即得到解决。

孩子放在枕边,已经睡着了。产妇把头发扎在脑后,看上去精神了许多,而她走之前,产妇头发是披散着的,一脸的饥饿和憔悴。

产妇吃完了馄饨,不好意思地看了李南一眼,又大口咬起了面包。

婴儿睡得真香,睡相看着挺端正,头发不多,还残留着些胎膏。

不敢多停留,她又回到工具房,老鲍提醒她,不要在走廊里接电话,也不要在走廊里发信息,更不要给人留下总在使用手机的印象。她有点警觉,外婆做这事,犯法吗?他不屑地看了她一眼,犯什么法,是做善事好不好?帮这些人家不要的、被抛弃的孩子找一条生路,流浪猫流浪狗都有人想方设法救助呢,救个人倒还犯了法?

其实她手机很少用,更别说工作时看手机,本来联系人就不多。联系最多的人就是老鲍,即便如此,往上一翻,上次联系还是两个星期以前,天天见面,一天见几次,还有什么必须通过手机联系的呢?有一次她横穿马路时,差点被一辆小汽车撞倒,事后她想,如果她被撞死了,不管多高级的警察都查不到她是谁,因为她手机里几乎没有熟人的电话,他们会把她当一具无名尸体来处理。

半个小时后,楼梯上一阵异样的脚步响,李南闪身出来,一个热气腾腾六十岁左右的微胖妇女正笑吟吟地上楼,后面跟着捧一小束花的老鲍。见到李南,老鲍说,给你,你帮新妈妈订的花!李南蒙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接过花束,回身往上走,微胖女人稍后一步跟着她。

李南把花束送给走廊里的产妇,落在后面的微胖女人马上大叫起来,我的孙儿呢?外婆来迟了,快让我看看我的宝贝外孙子,边叫边朝产妇冲过去。

李南躲在工具间里,听着外婆跟她的外孙子寒暄,哎呀我的心急的小宝贝呀,你怎么提前来了?日子还没到呢,你就这么急着见外婆呀!

外婆像一粒火星,落在一堆废纸上,瞬间在走廊里燃起了一个小小的火堆。她拎着装糖的纸袋子,去护士办公室散糖,每个见到的人,跟她迎面而过的人,全都有份。

外婆一来,产妇的待遇也不大一样,先前还像个柴草间里的灰姑娘,眨眼间就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外婆又是端茶递水,又是按肩抚背,其间两人一直轻声嘀咕,偶尔还凑到对方耳朵边说悄悄话,这么亲昵的母女关系,谁见了都羡慕。

亲密接触了两三个小时,外婆心满意足地站起来,看看产妇,又看看孩子,轻轻挥了挥手。外婆结账去了,不大一会儿,带回来一沓收据,外加一个彩色的学生用笔盒,外婆将这两样东西一起交到产妇手里。

外婆特别要看出生记录,一行行仔细看了,将出生记录塞进襁褓,严严实实地包好。可得收好了,以后好多地方都得用它呢,办独子证呀,身份证呀,学生证呀。外婆每说一句话,就对孩子做个可爱的表情,就像孩子听得懂她的话,正在给她回应似的。

多乖的宝贝呀,知道是外婆抱着他,一动不动,这是喜欢外婆呢。

外婆要产妇随她一起回去算了,在家躺着,比在这里睡走廊、吹穿堂风强得多。我还会给你做好吃的,保证是又下奶又不长胖的好东西。

外婆抱着孩子,女人紧跟在后面,医院大门,外婆往左一闪,加快脚步。女人也往左拐,紧走了两步之后,脚步慢了下来。李南一直在悄悄跟踪她们。外婆很快就不见踪影了,女人僵在大门左边,一动不动,那姿势像突然变傻了,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

李南拐进旁边的婴儿用品店,不错眼珠地盯着她。这个时刻的产妇,是一只灌满了水的塑料袋,最好不要去打扰她,稍一触碰,就会引来无可收拾的宣泄。

还好,时间并不长,她开始动了,她把背包从背上挪到面前,拉开拉链,拿出那只彩色笔盒,手指在笔盒里捣鼓着,并未见她拿出什么东西来。

她在数钱!李南盯着她,像盯着多年前的自己。那时,她手里是一只信封,里面装着五千块营养费。(节选)

(全文请阅《长江文艺》年第7期)

—END—

选自《清明》年第3期

原刊责编

苗秀侠

本刊责编

向午

《长江文艺·好小说》年第7期

姚鄂梅

姚鄂梅,年开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像天一样高》《白话雾落》《真相》《西门坡》《·陈情书》《贴地飞行》,中篇小说集《摘豆记》《一辣解千愁》《红颜》,儿童文学作品《倾斜的天空》《我是天才》。曾获《人民文学》《中篇小说选刊》《上海文学》《北京文学》等期刊优秀作品奖。有作品被译成英、俄、德、日、韩等文字。

往期精选

方方:各自沉迷或是各自陶醉

弋舟:锦瑟

范小青:南来北往谁是客

陈应松:云彩擦过悬崖

王十月:喇叭裤飘荡在一九八三

次仁罗布:八廓街·威风凛凛

徐则臣: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

魏微:乡村、穷亲戚和爱情

刘庆邦:生人

《长江文艺·好小说》年第7期目录

自在说

独一无二的“声音”

李佩甫

再发现

乡村蒙太奇

李佩甫

亦真亦幻的光(创作谈)

李佩甫

好看台

中篇

外婆要来了

姚鄂梅

人人都爱尹雪梅

刘汀

女神牛开丽

君婷

短篇

从白水镇到芝加哥的距离

肖铁

我我我

李樯

推手推

巡演

杨海崧

江湖汇

糖匪

再回首

谢源璜美术作品展

傅中望

翠柳街

文学的微光

郭曼

长江文艺杂志社

CJWYZZ创刊于年6月新中国文学第一刊

欢迎留言互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pishua.com/xszp/7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