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中华专栏立冬

立冬

作者简介:

崔中华,山东省东明县人,现供职于菏泽市教育局。有文字散见报刊,有散文集《教过书的人》《如果大雪封门》《一抬头满天星辉》出版。

立冬那天,天气并不寒冷,天气预报说最高气温二十三度,在阳光下给人的感觉是暖暖的,好像是初秋。

但白天是短了下来,下午五点半下班,没有阳光的天空变得灰暗起来,冬天的黄昏已经来临,你骑车从单位大门出来,一回头还能看见办公楼上亮起的灯光。

回家的路上你喜欢选择那条小路,避开中华路上汹涌的车流和喧闹,遁入那条小道,路过黄昏的菜市场。

冬天黄昏的菜市场没有了白天的热闹,卖菜的摊点已经收拾干净,商铺已陆续关门,只剩下一家没有关门的商铺前,支着一个麻将桌,一群人围着看四个人打麻将,简单的娱乐方式,填补了菜市场无聊的生活。

一阵风吹来,菜市场南头拐弯处的那棵老槐树黄叶纷飞,有几片叶子落在了你的肩头,让你感觉到了冬天的敲门声。

冬天的黄昏,你居住的那个大院子寂寥无声,车库门前的那片空地上,你手植的几棵香椿树已经落完了叶子,黄叶铺满空地,厚厚的落叶下面,有一些蛰伏的虫子,季节的寒意让它们闭上了唱歌的嘴巴,没有虫鸣的黄昏,才最像冬天的黄昏。

你在霜降之前移走了空地上的十几个花盆,把它们安放在阳台上,花盆里种着吊兰、橡皮树和长寿花一个夏天和一个秋天让它们长得枝繁叶茂。从白洋淀带回来的那截莲藕长出的一蓬绿叶已经在冬天的风中枯黄,夏天的一个正午有一只蜻蜓立在绿色的荷叶上,这样的场景像一个恍惚的梦,栖息在立冬那天的额头上。

春天种下的两棵葫芦没有结一个小葫芦,两颗葫芦的藤蔓还纠缠在香椿树的枝干上,那是已经干枯的藤蔓,了无生机,在风中摇曳。夏天生长的过程中两棵藤蔓上都曾经盛开过白色的葫芦花,秋天还长出了几个小葫芦妞子,但上面爬着几条青虫,早夭的生命,让两棵葫芦藤蔓变得孤孤单单。

想起去年种下的那几棵葫芦,藤蔓上挂着几个大大的葫芦,你写了一篇题目为《一棵葫芦的成长史》的文字,但那几个葫芦没有等到你收获它们的时候就被人摘走了,你站在空空的葫芦藤蔓前,一种无力感,还有悲凉,希冀破灭后不想面对但还要面对的悲凉。

在立冬的那个黄昏,你站在落叶纷飞中,盘点一年中剩下的不多的日子,突然想起朱自清在年写的一段文字“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匆匆》)”时间的流逝让年轻的朱自清有了中年之后的感喟,这样的感喟在九十五年后和你相逢,相逢在立冬的那天,相逢在冬天的黄昏,相逢在你渐渐衰老的内心。

一年过得好快,立冬之后转眼就是岁末。想起不久前的秋分时节,你还在秋天的分水岭上徘徊,回望过去的时光,那由立春到白露组成的那些光阴,宛如人生的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秋分过后的寒露到大寒,就构成了人生的暮年。

“暮年万事付乾坤”(宋陆游《遣兴》),暮年的心境适合告别,适合独坐和沉思。

花事不再,树叶慢慢变得枯黄,一场冷风连着一场冷雨,肃杀之气逼来,让人内心顿生仓皇。

你在沉寂的房间里阅读格非的小说《望春风》,在冬天来临的日子里。小说写了父亲的故事、母亲的故事和我的故事,还有其他一些人物的故事,那些故事在细腻的语句中一点点铺叙开来,那些人物的命运在冷铁的时代中垂挣,格非用这样的文字对逝去的故乡和老去的故人一一作别,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废墟上,渴盼春风染绿大地,万物复苏。

你在冬天的氛围中阅读这些文字,你在阅读中回望你的故土和故人们,你独坐、沉思,而后依依惜别。

更多精彩:

崔中华:那座山

崔中华:那片海

崔中华:沉默的月光

崔中华:远眺嘉峪关

崔中华:秋分

崔中华:风和日丽

崔中华:录音机

崔中华:母亲的手绘

欢迎订阅年中学教学参考系列杂志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正声明:本原创作品,著作权属“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pishua.com/xszp/7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