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国家级植物园,当属始建于年英国的邱园。当我了解到邱园海量的植物信息后,也曾畅想若能身处其中,那应该是件幸福的事。没承想,在疫情肆虐的非常时期,我们一行人可以走进建于年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它可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植物园,也算解了我不知何时才能去邱园的渴望!
我们先从体验馆开始参观。秦岭,与北美落基山、中欧阿尔卑斯山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的具有生物地理分界意义的山脉,是世界生物多样性典型代表区域之一,更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秦岭国家植物园是千里秦岭资源最丰富的一段,占地面积平方千米,比西安城三环以内面积还要大。
园内海拔跨度米至米,由北向南依次为平原、丘陵、低山、中山和高山5种地貌单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植被分带最清晰、最具自然风貌的植物园。
体验馆里科技含量很高,影视仿生效果逼真,尤其在介绍植物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动感触摸屏前,不时会引发惊呼赞叹。屏幕上随着植物根系的向下生长扎根,地面上肉眼能及的部分茁壮向上攀升,冥冥之中感应到天地之间自有一股向上的力量穿脊而过,不由得自己的身体也挺拔起来。
一路上满眼的飞燕草,花毛茛(gèn)和佛手甲组成的七彩花卉,小溪流般流淌在脚边。
樱花虽已到了尾声,但满树垂挂的翠绿小果也生可爱。梅园中也是果实累累,想起曹操的“望梅止渴”,征得工作人员的同意后,我们随手摘几颗入口尝尝,酸涩难忍,大家个个嘴歪眼斜,忍俊不禁。队员们的脚步欢快起来,时不时俯下身闻嗅,随手拍照。
正当牡丹花季,这里有中国特有的紫斑牡丹。因花瓣内面基部具深紫色斑块而得名。花有浓香而且抗寒、耐旱,它原先仅分布在四川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太白山区),后来引种到全国各地。在绝对最低温度-44.1℃的黑龙江尚志市也可以正常越冬。它的根皮可供药用,称“丹皮”。紫斑牡丹因长期遭受过度采挖,资源不断被破坏,目前已成为濒危物种。
图片来自网络
随后我们又进入标本馆参观。精美绝伦的浸制标本在灯柱上很是吸引眼球。
乔木的树皮年轮木制纹路,以及果实种子的性态标本展示墙,设计感和专业性非常突出。这些都是园区教育培训部的老师们亲力亲为,自己动手制作,果实为荚果的一瓶花生还是基地老师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给秦岭国家植物园教育基地的老师们一个大大的赞!
标本馆的中庭还种植了2株植物界的“活化石”——红豆杉和珙(gǒng)桐。这2株都是中国特有的单属孑(jié)遗植物。红豆杉目前在关中地区已司空见惯,但珙桐却很少见。
图片来自网络
珙桐属于蓝果树科系的落叶乔木,原本生长在中国四川、湖北等地区。因为它的花形像一只展翅的鸽子,所以又叫鸽子树。
其实我们看见的花并非珙桐真正的花,而是它的苞片,苞片中间黑褐色的头状花序才是它真正的花。前几次在西安植物园曾观察过珙桐萌蘖(niè)的新芽和淡绿色苞片,而在秦岭国家植物园里见到的竟然是白色的苞片,才知道它开花后,花色会随着时间变幻颜色,苞片从淡绿色逐渐变为白色,非常的神奇,故有着“一树奇花”的美称。
走近植物,观察四季变化,过眼一树树花开花落。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感念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感恩大自然的恩赐,幸福之极。
编辑:不觉春晓
制作:轻舞
审核:光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