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皮肤科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12/8839605.html
关于这段日子,我有些私藏的意思,一直舍不得拿出来。好似最美味的罐头,舍不得开封,因为打开的同时也意味着香味流失。
然而,大脑却不是那么可靠,平凡的日子来来往往,一点点堆积起信息。总有一天它累了,就要抛掉,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直到把清晰的影像变成一个模糊的记忆,把丝丝缕缕变成一些影影绰绰的轮廓。是时候记录了。打开,回到那一天。初见年1月14日清晨,苏州的冬天还在沉睡中。我一个人拉上箱子,关上门,踏入夜色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经长沙,直到下午四点半,才辗转到达西双版纳嘎洒机场。飞机从云端缓缓降落,我用目光锁定这片大地。开始是空中的一个色块,然后清晰到一片绿色,最后看清一座蓊郁的小城。嘎洒机场小而美,色彩明丽,带着泰式的风情。飞檐翘角的样子,像一只俏丽的大鸟,落在丛林中。出了机场,道旁纷纷繁繁的植物,各色鲜花,带着热带风情扑面而来。不过十来分钟,就进入了景洪市区。市区不大,一路看的是不起眼的住宅和商业,这似乎是一座根本就懒得打扮的小城。然而道旁林立的生机勃勃的棕榈、大线条的芭蕉,燃情的火焰花,任谁都无法忽视,她森女一般的葳蕤气质。我此行要随着自己的心愿,参加一场自然教育的培训。在此之前,我有三天时间与这座城市相处。客栈位于景洪市告庄西双景。司机告诉我,这是近年来新开发的区域,以“九塔十二寨”的格局,再现当年佛祖巡游版纳的辉煌盛世。不同于市区,这里街道干净整洁,建筑均为傣泰风情,寨寨相连。道旁林立着大象、孔雀雕塑,以及火焰花、棕榈、芭蕉等经典景观,是经过精心设计、浓缩和提炼出来的西双版纳。客栈房间很大,分上下两层,下层用作洗漱,有一个临窗的榻榻米可以观景;上层是睡觉的地方,依然是榻榻米;墙上装饰着傣族风格画。放置好行李,不过五点多一点。在这陌生的街道上,一时不知该往哪里去,时间忽然显得空空荡荡的。我随意踱步,选择去了最近的大金塔。大金塔这是告庄西双景的地标性建筑,为塔林的形式,中央一座主塔,四周各有一座护塔。塔身均为红砖金顶。东南西北四个入口,各有一龙道,龙身为白色,鳞片上镶嵌着无数的彩色玻璃,光华流转。龙道昂扬向上,引导行人缓缓登塔。大金塔为南传佛教典型的佛寺风格,重叠递升的歇山式屋顶,在层与层之间,递接生出一种无限向上的张力,直冲天穹。主塔四面,各供奉着一座垂手站立的星期佛,由每一层雕出的无数小佛陀,曲膝向上托举,直抵众神的天空。四面护塔,塔身矮些,由人首灵兽镇守。据说,大金塔设计概念体现“一江连六国”,主塔代表景洪,四面护塔分别代表另外“四景”:景栋(缅甸)、景莱(泰国清莱)、景迈(泰国清迈)、景邦(老挝琅勃拉邦)。我用手轻轻的摩挲着,那繁复雕饰的花朵、人物、孔雀、琉璃的镜面,彩绣辉煌的壁画。那里面住着佛陀的故事和审美意境,谜一样吸引着我。望天树,当你望天的时候西双版纳的美丽和神秘,有一半藏在雨林中。望天树景区,是距西双版纳余公里外的一片原始雨林。早上8点半跟团出发,中午时分到达景区,跟着导游一起乘坐游船,沿南腊河一路溯游雨林风光。上岸后,导游边走边讲,似乎说了很多树种,然而我印象寥寥。唯一记得的是雨林守护神,一个耸立在丛林中的巨大黑猩猩,间或发出巨大的咆哮声,回荡在雨林上空。头顶是一路长到了天上的望天树,沿树身修建了长米、高达36米的空中树冠走廊。有恐高症的人是不适合来这里的,走上空中绳道,晃晃荡荡,不敢低头。走到一半停下,眼前是浓得化不开的绿色。闭上眼睛,光影婆娑,觉得身体轻飘飘,都要醉氧了。下了空中树冠走廊,我们近距离接触了望天树。这名字谁取的,生动极了。每一次看望天树,都像在向大自然行注目礼。你在别的地方面对树木的那种轻慢,在这里根本行不通。你想知道一棵望天树的样子,只能仰起脖子,眼睛跟着笔直的树干,一路向上看,向上看,看得脖子都酸了,也可能没看到树顶。一颗望天树的种子,从树顶落下,会是什么样子?难道不像是在跳楼吗?自然造化的智慧,让它化作一个有着四枚羽扇片的飞行器,随着每一次微风,徐徐落下。那种俏霄凌立的样子,简直帅极了!回程的时候,我估意落后了一段。于是有了一个短暂的机会,独自与雨林待一会儿。即使身在雨林中,你也很难看清它的面貌。因为一切都太繁盛了。一眼望过去,层层叠叠,每一寸空间,高低错落,挤扎着数不清的生命。也许只有大自然才有这样的智慧和力量,让无数拥挤的生命在一起,反而营造出了一种整体上的清新和通透。鸟鸣林幽,溪涧古老而清澈,带着远古的叮咚声。不时有老去的古树横卧在溪流中。每一片树叶,每一根草尖上,都透着水气,水洗一般的绿。丛树里充满了生存的竞争与智慧。一切能向上的,都努力向上,够向阳光;不能向上的,用尽一切办法借力、借势向上。像电影《奇幻森林》中的场景,数不清的藤蔓在地上蜿蜒游动,有如巨蛇盘绕,爬上大树,又从空中垂挂下来。贴近地面的芸芸众生就更多了。附生、寄生、绞杀、老茎花开、老茎结果,攀龙附凤,鸠占鹊巢,互惠共生......大自然的故事,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人类社会。傍晚的时候,我看到一株快要绽开叶子的旅人蕉,努力向上采集阳光。它做到了。那一刻,光影打在它鲜嫩的叶柱上,象极了一支擎在雨林的祈福明灯。那是生命胜利的诗。澜沧江边的天街夜市晚上八点一到,大金塔下、澜沧江边的夜市点亮了。这里的夜晚来得分外隆重,像举行一场光之接力。先是夕阳带着浴佛的光,光线是亮黄、浓稠的奶油色,所到之处,无不明丽、圣洁、辉煌,铺陈着诗和画的美学意境。渐渐地,暮光浮上了天空,把亮蓝变成了普蓝。接应而来的是大金塔的佛光,从六十六米高的塔顶倾泻而下,向四面辉煌播洒。这光之加持所在,就是澜沧江边的夜市。江水滔滔,听不见水声,远远只听见数不清的人声,鼓乐,叮叮当当,铿铿锵锵,在一片光的世界里和着。沿着长长的台阶一路走下去,进入其中,才看清星罗棋布的各色摊位。鲜艳明丽的热带水果,林立的烤罗非鱼,新鲜芭蕉叶上的各色美食,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广场舞台上,傣家女子光脚跳傣泰舞蹈。她们跳孔雀舞,也跳富有民族色彩的招魂,伴随异域风情的音乐,把游人带入一场绮丽的梦中。而大金塔的另一头,则是告庄夜市。沿夜市一路走过去,俨然是与天街试比高的另一番繁盛。依然是新鲜明丽的各色水果、依然是堆成山的烤鱼,依然是鳞次栉比的小吃和工艺,依然是熙熙攘攘的游人。这种铺陈到满溢的欢乐,让人忍不住感叹,西双版纳是多么丰饶啊!一个人在西双版纳,是不惧热闹也不惮寂寞的。至少在告庄西双景,植物、鲜花、水果、美食、器乐无处不在,覆盖整个身心味蕾,一个人要跟自己单独在一起,很难。我忍不住想,在这里,游人如织,夜夜笙歌,世上怎么会有这样日复一日快乐的地方?这里会有哭泣和眼泪吗?如果有,怕是没有可以盛放的地方吧。总佛寺与曼听公园总佛寺据说是当年傣族王室烧香的地方。如今依然香火鼎盛。与大金塔感性、甚至是拥抱世俗欢乐的气质不同,总佛寺整体持重、庄严,有着宗教特有的孤高和距离感。这也是两处建筑让我着迷的地方。明明都有明丽的色彩,用了繁盛的笔法,透露出来的气息却是如此的不同。不同民族的宗教思想体系,凝固成审美和文化各异的造型符号,在大地上建造一座座绮丽谜宫。我想看清那繁复的雕饰、图案、造型背后,在说些什么。进入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主殿,歇山式屋顶上,繁复点缀着形似大鸟却头上长角的造型,据说是演变自半人半鸟的佛教护法神迦楼罗;主殿后面,是大雄宝殿,供奉着宝相庄严的草编佛。手工精细到面容表情宛如本尊,微微的亲和力都能捕捉到。围绕大雄宝殿,分别有钟楼、鼓楼。钟楼的龙道,不,细看不是龙,查了资料,才知道那是那伽,佛教的护法神之一,为单头、五头、或七头的眼镜蛇形象。这个形象,在西双版纳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寺院或佛殿的台阶两侧很常见。鼓楼则透露出端方、敦厚的气息。龙道很有意思,是男女两尊佛首龙身的造型。继续沿总佛寺游走,发现大雄宝殿四周壁饰,雕刻着羊、鸡、狗、猪、象等系列动物,最最令人吃惊的是,竟然有一面墙专门放大了老鼠!鼠辈是如何登上总佛殿的大雅之堂呢?我带着满腔的疑问,急切想找一本关于西双版纳佛寺建筑的书,去探寻那繁复的花纹、图案和雕饰里,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我所不知道的宗教传说。直到今天,那里于我,依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宫。出了总佛寺的后门,正对着就是曼听公园的大门。这里原是傣王的御花园。曼听公园有独树一帜的佛塔群像——白塔,有大地之母雕塑,整点还会有大象表演,然而最令我流连的还是植物。我在植物群落间赏玩,发现饶有趣味。比如从大海芋的叶片漏斗口处看天空,是高大的棕榈;而稍稍换一个角度,则是一株正在开花的天堂鸟;再往低处看,则是娇小浓艳的粉扑花。如此,换一个叶片,换一个视角,又是另一番不同的天空。这种“管窥”天地的感觉,很有意思。对于喜欢植物的人来说,这里处处充满着奇幻:彩叶植物,远看近看都像花,然而它的真实身份是叶子。嫔妃拔得头筹,作为正宫的花儿却星星点点,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蕨类附生在大树上,像美丽的孔雀一样垂下长尾。它们刚发出的新芽,像极一只只卷曲的毛毛虫;旅人蕉的芯里,藏着大量的水分,正如在《大真探》里看到的一样;酒瓶棕,带着美丽的天然色彩和纹理,像大自然彩绘的瓶子站成一排;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开着薄如蝉翼的红花,全身却长满了吓人的硬刺......北欧风的颜值担当,龟背竹,琴叶榕等,在这里全长成野丫头了。我吃惊的发现养在家里的纤纤龟背竹,在这里变成了一根根粗大的藤条!它们野蛮生长,顺着一切可攀附的大树向上爬,直到跟树冠融为一起,巨大的叶片长在天空!至于橡皮树、琴叶榕、洒金榕等,一改小盆栽格局,直接就长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树!我从一棵高大的橡皮树底下经过,仰视着它,瞬间觉得自己好像把一只虎崽关在家里。晚上六点半,坐上了开前往勐伦小镇的汽车。在接下来的几天,我将在中科院热带植物园度过。天色渐暗,只能看见远处黑魆魆的山。静默的汽车像黑暗中一支自在挥洒的画笔,一路在眼前画出柔和的线条。车内坐的都是回勐伦小镇的人,男人、女人、孩子,都很质朴很安静。下坡的时候,我放在走道的箱子滑下去了,坐在前面的男人帮我扶了一路。直到下车,我都没看清他的样子。只记得他们身上有一种特有的味道,后来我知道那叫香茅草,是西双版纳一种日常的调味植物。勐伦小镇,五天六夜我在勐伦小镇,等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之友伙伴。我的自然名叫泉。是一种新生,是涌动的力量,也带着润泽的希望。(图片来自32期摄影师:香蜂草)早晨七点多,这里天还没亮。八点出门,一切都还睡眼迷蒙的样子。太阳一点点爬上来,驱散了罗梭江边的雾气,我才看清了身处的勐伦小镇。小镇有些灰头土脸的,像任何一个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小镇一样,到处都在修路,拆房。没有看到正式的商业区,只有些简单的小超市、小店铺,在天光大亮后开门,卖些本地米粉之类的小吃。偶尔能在街头看到一些灰尘扑扑的参天大棕榈,提醒着人们,这里是热带风情的西双版纳。原来,告庄西双景,那是为游人罗织出来的一个西双版纳。真正的生活,落在这里,带着灰尘,带着质朴,带着静默,带着生长痛,既不喧嚣,也不丰饶到满溢。事实上,西双版纳的自然资源并非丰富到予取予求,雨林正在遭到破坏,人类的欲望正一点点蚕食着西双版纳的美丽。我们此行,就是接受北京盖娅自然学校的自然教育培训,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从认知到改变,真心实意,身体力行。(图片来自32期摄影师:香蜂草)中科院热带植物园,坐落在这个平凡的小镇上,给小镇如同穿上了一双灰姑娘的水晶鞋。植物园有一座吊桥,横跨罗梭江。沿吊桥颤颤悠悠的走进去,是与小镇有天壤之别的自然天境。每天清晨,我都会在植物园的吊桥边,吃一碗正宗的傣味米线,然后再走上五六分钟,来到罗梭江边的早市,买一支竹筒饭,再花五块钱买一只甜得裂开皮的新鲜火龙果当午餐。早市不过是本地人的农贸市场,带着一些原始和粗糙,向外界展示着小镇的民风和生活温度。通常是横七竖八摆着本地的各色水果、竹筒饭、烤玉米、蒸包子之类的吃食。市场虽不大,但卖的都是本地新鲜的食材,价格又实惠,因此不管是来植物园的游客还是本地人,都愿意来这里买东西。(图片来自32期同学九哥)在早市,我第一次尝到了凉拌青芒,还有一种水果切丝,与牛肉丝、萝卜干加上辣椒酱拌成酸酸甜甜的凉菜,本地人叫“舂干巴”。据说很多人回家后都对此物患了相思症。同伴中,有《林间最后的小孩》的翻译者王西敏老师;有乌鸦、水滴、麦子、露兜树等中科院植物园的优秀工作者(这是我们的自然名)。还有更多从新疆、北京、深圳、广州、贵州、河南等地远道而来的环境保护、自然教育工作者。(图片来自32期摄影师:香蜂草)我们在植物园学习自然教育的理论体系,做自然游戏、进行自然观察、记录自然笔记,创作大地艺术;我们走进雨林,观察植物群落,思考着植物生存与周边环境、生态因子的关系;我们学习无痕山林,与同伴分享内心的体会和感受;我们用手机点起临时的营灯夜谈,思考着我们每个人能做些什么......(图片来自32期摄影师:香蜂草)中科院热带植物园,每天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宁静深邃的美丽。我们沉浸其中,上课的时候,常常一抬眼能看到啄花鸟在花间觅食;老去的大王棕叶片,从树茎剥落、轰然坠地,大得像一只搁浅在草地上的小船;成熟的鸡蛋果黄澄澄的挂满枝头,一阵风吹过,就有几个带着新鲜甘美,炸裂在眼前......(图片来自32期摄影师:香蜂草)夜晚来临,我们顶着满天的繁星,去看“乌蓝魅影”。狐尾棕的影子,在黑白世界中定格成神秘的童话;湖心倒影摇曳着一池王莲和棕榈的梦;我们在静默中听到了六种以上虫草的低鸣;我们学着一种猫头鹰的语调跟它对话;暮然抬头,澄澈的天空,猎户座织上了银的线条……(图片来自32期摄影师:香蜂草)在西双版纳的最后一晚,我们走进雨林夜观。森林睡去了,我们小心的走过动物的寝室。长尾巴的蜥蜴,在树叶上正打着瞌睡;小蛇在观测台旁一只废弃的塑料桶里游泳;树蛙栖在树洞中,吃惊的睁大眼睛与我们对视;半指大的蜘蛛,带着灰绿的保护色,隐蔽在树身上;大大小小的盲蛛家族,在草叶上筑起高高低低的别墅群,银色的身体在夜色中闪亮如繁星;萤火虫的幼虫,在雨林谷地的溪水边,一片一片,明明灭灭......(图片来自32期摄影师:香蜂草)我不知道该怀着怎样的热情去回忆这五天六夜,天籁一般的时光,无法用语言尽述,就只有当做一段秘密珍藏吧。1月22日一大早,摸黑乘出租车到嘎洒机场,至昆明转机,回到上海虹桥机场。当飞机飞离西双版纳的时候,我再一次用目光锁定这座小城,从蓊郁变成一片绿,变成一个淡去的小色块......窗外,黑白两色的浓云在天空缱绻流动,如泼墨一般,绵延出数公里的山山水水。还没离开,我已开始深深想念了。后记:两个月后,在自然群里,有西双版纳的同伴发来在野象谷拍到的象群出游的画面,一时间,心又飞回去了。我想念那里的一切,人,植物、飞鸟、动物、昆虫。但愿每一个走进西双版纳的人,都能带着珍惜和感恩之心,珍重那里的一切动物和植物朋友们。进而珍重我们身边的大自然。附:碎片。时光说。——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