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来,满眼热烈的花,一个一个的人,就从花下经过,然后开始他们一天的生活。养过几棵橡皮树,都半死不活的,看看这里,随便载那里,就一个劲儿地疯长。地域优势,没办法。一个显得老旧的巷子,两边全是梧桐树,五月,已经有了蝉声,随着那声音响起,有叶子落下来。先来一碗抄手解馋。记得第一次到成都,人家问:要微麻还是中麻?俺问:有没有大麻?把老板娘吓了一跳。这就是美国驻成都领事馆了,怎么有这么多人来办签证?惊讶中。第一次住这种居家型的宾馆,感觉蛮好。只是周围都是工地,这些年,走到哪里都是噪音。又到锦里,进去还是不进去,有点犹豫。旁边一个山东的孩子絮絮地说,我们每天五点上学,一直到十二点,中午也上课……忽然想起布拉格,我们历史这么悠久,保存下来的东西却是如此之少,有人说是因为土木建筑的劣势和群众把对统治者的仇恨转嫁到建筑上,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吧。想起最初来这里,就坐在这棵树下,然后有车来,一直带到雅安的雨中……锦里的这个舞台,空空的,人们全从下面走过,没人表演也没人看戏的时代……一个石磨,寂寞在四周的喧哗中。对于这样的东西,从不转的那一刻,时间就停止了,留下来的宋代石刻,这个最好,依门而望的女子,会让人联想到很多。红墙绿竹,盈盈一曲,适合所有的婉约词。我们缺乏灵气,我们没有这样唱歌的水流……花把身子贴在水上了。济慈说,这里埋着一个名字写在水上的人……爱所有的能让竹子自在生长的地方……生长在水边,去年摸过。站在它的旁边,搞不清是今年新生的,还是往岁的……上次在山东知道,这是铁树,恍惚觉得是第一次看到,其实,见得多了,只不过不知道这就是铁树。见过的许多东西都有了答案的时候,不觉就惶惑了……以前没见过榕树,却写过关于榕树的诗;后来每见到榕树,只是默默看看。什么原因,说不清……这是什么花?真纯净,蓝得就像灯火阑珊处的伊人。再次来到草堂,就不进去了。前几天还讲到杜甫传,想到他喝醉骂严武的事情,直接笑了。这块地方,唐末韦庄来的时候,已经没什么东西了,他重建的,也早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了。黄昏的阳光映在照壁上,一个老人在打扫卫生,在这一刻,看到了沉睡的历史。最近刚系统读完三曹的诗,写了些东西,在这里看到他们的塑像,感到很亲切。还是觉得曹操厉害。浣花溪,看到几只白鹭梦一般飞来飞去,想起张志和的诗。浮生能得几日闲啊。一直奇怪,怎么每次到杜甫草堂都感觉不一样。今天才明白,每次都是从不用的门口进去的。笨是无药可救的。结末,还是吃。写了几句歌词,自己谱了曲,对着夜色哼一哼:雨纷纷,南国草青青,珠箔飘灯,送远了谁的黄昏?人散后,树影摇动,有风自来,收拾红尘,那年山深曾闻钟,青丝与白发,串成一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