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树常被人剥皮,它就是有名的扯丝皮

我国树木种类极其丰富,从北方的针叶林到南方的阔叶林,无一不在诉说着当地独特的风景与气候,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的的这种树,是我国特有的品种,在很多地方的农村里都很常见。

以前这种树在许多农民朋友的眼里却并不值钱,因为这种树在乡下实在是太常见了,它的枝干非常强韧细致,不容易长虫蛀,是一种很好用的材料,所以在我国被广泛种植。

但它的树皮却是很珍稀的药材,这一点倒是鲜为人知,这种植物就是有名的“扯丝皮”。

“扯丝皮”的学名叫做“杜仲”,又被叫做胶木,正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它的树皮中有白色的胶状物质,一旦将它的树皮掰开,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层白色的胶丝,就像是剥下来的蚕丝一般,因此得名“扯丝皮”。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对其就有记载,杜仲的树皮可以补足中气、强筋健骨、滋润肝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皇室用药。同时他还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可以作为是我们平常保健食品。正是因为这样,杜仲树也常常被人们“剥皮”拿去使用!

杜仲这种树木生命力很顽强,不管是在炎热潮湿的南方,还是在零下几十度的北方,都有杜仲的身影,杜仲最喜欢的就是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润的中国华南地区,尤其是在低山丘陵地区更是常见。

杜仲的生长规律就和人一样,在7到20年树龄时,生长的非常快速,其他时间生长速度明显减缓。

杜仲不光药用效果优异,并且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更是传奇。传说在古时候,洞庭湖边的纤夫非常辛苦,由于劳作的年头多了,就积劳成疾,落下了腰痛的病症,这时有一个名字叫做杜仲的纤夫,他想要是能有一种药能够治我们的病,那该多好啊。

于是一头扎进深山去寻找这种药材,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知道这种药材的模样。可在采集的过程中不慎跌入大河中,后来纤夫们等了许久没见到杜仲回来,于是去河边寻找他,经过多日的寻找,终于在河水深处找到了杜仲的尸体,在他的身上满满的都是树皮,纤夫们含泪吃下了树皮,腰不疼了,于是后人为了纪念杜仲将这种树命名为他的名字。

因此虽然杜仲很常见,很不值钱,但是由于它的价值还是非常不错的,因此在农村里,有不少老农民朋友常会去山里把杜仲的树皮剥下来,晒干了以后拿去卖,可别小看了这树皮,至少在笔者家乡这边,可以卖到12元一斤呢,不知道大家那里是多少呢。

各位朋友,如果你在亲近自然的时候看到杜仲这种树,可千万不要错过欣赏它的机会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pishua.com/xspf/10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