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花饌

北京儿童医院手足癣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34.html

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有描述一款暗香汤的制作方法:

“梅花将开时,清旦摘取半开花头,连蒂置磁瓶内,每一两重,用炒盐一两洒之,不可用手漉坏,以厚纸数重密封,置阳处,次年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然后用花二三朵置于中,滚汤一泡,花头自开,如生可爱,充茶香甚。”

古人以花入馔,爱花成痴。

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

“将梅花瓣洗净,用雪水煮;待白粥熟时同煮。”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写道:

“玉兰花馔。花瓣洗净,拖面,麻油煎食最美。”

清代顾仲在《养小灵·餐芳谱》中写道:

“(迎春花)热水一过,酱、醋拌供”,就做成了“迎春花馔”。

古人还用金雀花炒菜,也是春天里饭桌上的一道美味。

去年四月初,春暖花开的季节去云南临沧访茶。从博尚镇到勐库镇的路上,四下里的绿意肆意延伸在明朗的天空下,连树木都觉得低矮了很多。车窗外的风轻轻拂面,司机师傅指着路边的大树说,那就是白花树。远远看去细细碎碎的微微带粉色的白花点缀在枝条间。司机师傅又说,白花是这个季节难得的美味。做法据说很简单,开水淖过拌上碎的蚕豆,很是美味。对这个大白花的菜肴充满好奇,白花一般都很香,是凛冽的冷香还是细密的甜香,汆烫之后的变化,让人充满想象,吃起来的味道也该是带着这季节清澄寥廓的气息吧。连续两天去找住处的餐馆去找,都说已经卖完了,有点遗憾。最终点了一盘炒芭蕉花聊解相思。

四季如春的云南,很多地方都有以花入馔的习俗,傣族或者佤族都有很多以花卉为食材的菜肴。比如常见的茉莉炒米线、芭蕉花炒腊肉、还有可人的鲜花饼。朋友雪是家在鹤庆的白族姑娘,小时候经常吃到奶奶和母亲做的梨花、桃花馅的水饺和包子,还有炒的杜鹃花。问道味道,留在记忆里的只是隐约的花香。

其实不止是南方,在北方也会有把时令花入饭菜的传统,只是不如南方常见。比如在河北,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春末夏初时有道菜,有用槐花、榆钱拌玉米面蒸熟,浇上麻油、酱油和在石臼里捣碎的蒜糜调成的汁,是饭菜兼具的小食,名叫"蒸苦累"。对小孩子们来说,是难得的一道新奇菜式,吃的香甜。对老人们来说,大概是以前灾荒年的艰难回忆,现在也难得吃到了

花香细细密密自口腔到鼻腔,头脑中似乎幻化出深浅不定的粉红色彩瞬时让人觉得春光旖旎。

以花作为食材历史很久远,最早的记录当属屈夫子在《离骚》里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借物言志的文字里,也可以想见当时是有食用花朵的习俗。仔细想想食用花朵常作为餐桌的副食,一是花材有季节性,二来不易保存,再者相比较其他瓜果或者米面一类主食,花材相较能够果腹的效果更逊。花朵的绚烂之美,让人在以花入馔的美食中更多强调精神愉悦和别样出尘的感受。

以现代的观念来看,花蕊部分的植物激素有调节内分泌和延缓衰老的功效,后世食用花材,也更多取其养生的功效,中医一向认为花卉具有解表清热、理血补益的作用。自宋以来以花入菜就花样繁多,除了鲜花直接烹饪,还有诸如做糕饼馅料、酿制花酒、以花入茶。林洪的《山家清供》里面有以花做饼、做粥、做面的烹饪方法。北宋书法家郑文宝创出的云英面,在面里加百合花和莲花等花卉;宋代王禹偁极爱吃甘菊冷淘面,"采采忽盈把,洗去朝露痕。俸面新且细,溲摄如玉墩。随刀落银缕,煮投寒泉盆。杂此青青色,芳香敌兰荪"。粥在宋代也很普遍,周密的《武林旧事》里也提到菊花粥和桂花粥的做法。鲜花做馅料就更常见,有一年在苏州,吃了新做出的鲜花玫瑰饼,烤得温热,咬开流入口中的甜糯馅料从舌尖到喉咙轻划过,花香细细密密自口腔到鼻腔,头脑中似乎幻化出深浅不定的粉红色彩瞬时让人觉得春光旖旎。

在信乐烧的茶碗里,漂浮着一朵花瓣如同轻纱的明艳樱花,一直让人难忘。

最具风雅的花馔大概是以花制作各种花蜜、花露、花糖了。袁枚的《随园食单》里写过"董糖",据说是董小宛定居在江苏如皋水绘园时创制的,她还创制出了秋海棠露,据说醇香无匹。本来海棠无香,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里描述"此独露凝香发",是"味美独冠诸花"的,可惜制法没有流传下来。在《红楼梦》里也写到过两种花的香露,"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不知道具体制法,不过据清代顾仲编撰的《养小录》里提到的花露制法,是用仿烧酒锡酒器来萃取的方式能够想其大概,又说这花露可以入汤待茶或者入酒增味,这恰是红楼梦里的用法。

食用花材的风俗一直绵延不绝。不只是中国,邻国日本食用鲜花的风气也是长盛不衰。常常食用的鲜花,包括樱花、梅花、菊花、紫藤花,也有从西方传入的食用鲜花比如康乃馨、三色堇、紫罗兰,比如拌沙拉或者做天妇罗。每年春天的樱花盛开的时候,日本人会用盐腌渍过的樱花当做茶来冲泡。这大概还是受中国古时的影响,古时以花代茶的,常见的有玫瑰、茉莉、桂花、菊花、梅花,也就带有了不同季节的风致。有次参加一场日本茶会,开始之前喝到了这样的一道茶,在信乐烧的茶碗里,漂浮着一朵花瓣如同轻纱的明艳樱花,一直让人难忘。

古代的文人雅士爱在春天做“花茶”。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梅花点茶。梅将开时,摘半开之花,带蒂置于瓶,每重一两,用炒盐一两洒之,勿用手触,必以厚纸数重密封,置阴处。次年取时,先置蜜于盏,然后取茶二三朵,沸水泡之,花头自开而香美。”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载:“金雀花,花生叶傍,色黄形尖,势如飞雀,甚可爱。春初开即采之,滚汤,入少盐微焯,可作茶品清供”。

梅花馔

宋林洪《山家清供》

梅粥:梅落英,净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杨诚斋诗云:"才看腊后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

清顾仲《养小录》

暗香粥:落梅瓣以绵包之,候煮粥熟,下花再一滚。

迎春花馔

清顾仲《养小录·餐芳谱》

迎春花:热水一过,酱。醋拌供。

兰花馔

明张应文《罗钟斋兰谱》

兰花香味俱佳,无毒可食。……拾其将蜕之花,或用蜜炼过者,或用糖醋同煎熟者,浸为之蔬。

清顾仲《养小录·餐芳谱》

兰花:可羹,可肴。但难多耳。

玉兰花馔

明王象晋《群芳谱》

玉兰: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煎食至美。

清顾仲《养小录·餐芳谱》

玉兰花瓣:面拖油饤煠,加糖,先用爪一掐,否则炮。

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

玉兰片瑶柱汤:取玉兰片浸久切片;以江瑶桂若干入碗中,加水及绍兴酒少许,蒸透,取出撕碎,与玉兰片同盛一锅,加入浸玉兰片之清汤及盐一撮,煮透即成。

清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

玉兰花饼:玉兰花饼者,取花瓣,拖糖面,油煎食之。

金雀花馔

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

金雀花:春初开,形状金雀,朵朵可摘,用汤焯,作茶供;或以糖霜、油、醋拌之,可作菜,甚清。

紫藤花馔

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

藤花:采花洗净,盐汤洒拌匀,入瓶蒸熟,晒干,可作食馅子,美甚。荤用亦佳。

蜜蒙花馔

清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

蜜蒙花:二、三月采花,曝干,则味甘甜如蜜。

牡丹花馔

宋阙名《客退纪谈》

孟蜀时,兵部尚书李灵每春时,将牡丹花数枝分遗朋友,以兴平酥同赠,且曰:"俟花凋谢,即以酥煎食之,无弃浓艳也。"

宋林洪《山家清供》

牡丹生菜:宪圣喜清俭,不嗜杀,每今后苑进生菜,必采牡丹片和之。

清顾仲《养小录·餐芳谱》

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汁脍亦可。

松花馔

宋林洪《山家清供》

松黄饼:春来松花黄,和蜜作饼状,不惟香味清,亦有所益也。

明杨循吉《居山杂志·饮食第七》

松至三月华,以杖扣其枝,则纷纷坠落,张衣械盛之,囊负而归,调以蜜,作饼遗人,曰"松花饼"。市无窝者。

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

松花蕊:采去赤皮,取嫩白者蜜渍之,略烧令蜜熟(勿大熟)。松香脆美。

茶花馔

宋林洪《山家清供》

茶花粥:旧辱赵东岩云子琐夫寄诗中有一诗云:"好春虚度三之一,满架茶花取次开。有客相看无可设,数杖带雨摘将来,"始疑蔡蔗非可食者。一日,过灵鹫访僧蘋州,午留,粥甚香美,询之,乃茶花也。其花发,采花片,用甘草汤焯,候粥熟,同煮。又采木香嫩叶就元汤悼,以麻油,盐为菜茹。

木香花馔

清顾仲《养小录》

木香粥:木香花片入甘草汤焯过,煮粥,熟时入花再一滚,清芳之至,真仙供也。

芍药花馔

明王象晋《群芳谱》

春采芽或花瓣,以面煎之,味脆美可以久留。

锦带花馔

宋林洪《山家清供》

锦带羹:锦带,又名文官花,条生如锦。叶始生,柔脆可羹,杜甫故有"香闻锦带羹"之句。谓锦带为花,或未必。然仆居山时,固有羹此花者,其味亦不恶。

玫瑰花馔

明王象晋《群芳谱》

玫瑰:采初开花,去其櫜蕊并白色者,取纯紫花瓣捣成膏,白梅水浸少时,顺研,细布绞去涩汁,加白糖,再研极匀,磁器收贮任用。最香甜。亦可印作饼。晒干收用全花,白梅水浸去涩汁,蜜煎,亦可食。

清徐坷《清稗类钞·饮食类》

玫瑰糖:宁古塔东门外三里,有林,名"觉罗",即皇室发祥地也。自东而北而西,沿城皆平原,榛林、玫瑰一望无际。五月间,玫瑰始花,香闻数里。吴汉搓戍宁古塔时,尝采之以制玫瑰糖,土人珍之。

茉莉花馔

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

茉莉汤:将蜜调涂在碗中心,抹匀不令洋流。每于凌晨采摘茉莉花二三十朵,将蜜碗盖花,取其香气熏之,午间去花、点汤甚香。

清顾仲《养小录·餐芳谱》

菜莉:嫩叶同豆腐炖食、绝品。

清顾仲《养小录》卷上

菜莉汤:厚白蜜涂碗星中心,不令旁挂。每早晚摘茉莉置别碗,将蜜碗盖上。午间取碗,注汤香甚。

石榴花馔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石榴花,南中一种四季常开。夏中既实之后,秋深忽又大发花,且实。枝头硕果辞裂,而其旁红英粲然。并花、实折饤盘筵,极可玩。

桅子花馔

宋林洪《山家清供》

薝蔔煎:旧访刘漫塘宰,留午酌,出此供,清芳极可爱。询之,乃桅子花也。采大者,以汤焯过,少干,用甘草水和稀,拖油煎之,名"薝蔔煎"。杜诗云:"于身色有用,与物气相和。"既制之,清和之风备矣。

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

桅子花:采花洗净,水漂去腥,用面入糖。盐作糊,花拖油煠食。

清顾仲《养小录·餐芳谱》

桅子花:牛开蕊矾水悼过,入细葱丝、苗椒末、黄米饭研烂,同盐拌匀,酞压半日食之。或用矾焯过,用白糖和蜜入面,加椒盐少许,作饼煎食,亦妙。

春日花馔推荐:桂花雪梨花露(木樨清露)

桂花,古称木樨,需用糖渍保存半月,

不使用搁放了很久的桂花干,

一则香气损失太多,二则影响梨汁口味。

从香气的高雅馥郁与食用价值来讲,银桂最好;

桂花雪梨花露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

春日花馔推荐:花果沁茶

将春天的花窨制入杯,放入鲜香的果干。在春日暖阳下,在开水的冲泡中,水果的果香、花的芬芳,绽放成一杯手中的花园。一朵朵花在杯中盛开,真是养眼又养颜的花馔。

春日花馔推荐:桃花酿

桃花一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寄託或者是一种田园精神的符号。唐寅“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还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自古有之。将桃花酿成酒,是一种多么惬意和优雅的事情呢。

春日花馔推荐:花糖

小花花糖。拿到手里的瞬间,陈年旧事铺面而来。会想起小时候的瞬间,会想起街巷的奔跑,会想起夕阳的鹅黄,会想起夏日的艳阳。会想起如今远方的发小,会想起妈妈的唠叨,会想起同桌的恶作剧。舔上一口,有水果的香味,有淡淡的花香,我想,你会爱上它的。

春日花馔推荐:樱花酿

柴门之外,樱花溪水,竹篱墙畔,秋月春风。与二三好友,花下品酒,真乃人生妙事。

见花开于杯中,情之所起,对月共舞,吟诗几篇,也怕是有可能的事情。花庐的樱花花酿,适合这样的心境。

文字|老古、花庐图片|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pishua.com/xszp/8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