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简介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1.html处暑,夏天的结束
有没有感觉今年的这个夏天特别漫长?恍惚间经历了一个最热的7月和8月。这一次,我们终于等到了处暑——8月23日!
“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处暑之后天气才开始转凉,这时的三伏天气已接近尾声,所以处暑会在立秋之后。
中国古代将处暑的十五天分为三候:
处暑之日"鹰乃祭鸟",说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冷酷地搏杀猎物。先猎之物要先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义举"。
:
后五日"天地始肃",天气因"肃"而清,因"肃"必"肃杀",所以,肃清后必带来萧瑟之气。
:
再五日"禾乃登"。禾是五谷各类,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登”即成熟的意思,天气肃杀后,庄稼才有收成。
处暑养生全攻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处暑后少吃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因为味辛的东西具有发散的作用,会导致人体出汗,随后身体会变凉。
处暑时节要多吃一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防止燥邪伤害人体阴液。
①
没事吃吃梨
蜂蜜雪梨做法:
①雪梨洗净后切块
②炖盅内放入雪梨块、蜂蜜及凉白开水
③将炖盅放入蒸锅中,隔水炖半个小时
②
今天你睡好了吗
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建议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每天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
③
春捂秋冻,百病难碰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
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④
别再开空调啦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秋季养生注意事项中指出,秋季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室内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
⑤
多喝水少说话
中医认为,秋天对应人体的是肺脏,秋燥伤人易伤肺,此时应多喝水。秋季每天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但要注意多次少量。
此外,每天不停地说话还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所以要注意“少言”。
处暑常识小提示1、睡觉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2、防病:在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
3、少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